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副主任委員,天津中醫藥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天津市保健工作委員會中醫干部保健專家,國家科技獎專家庫評審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傳承與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天津中醫藥學會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藥發展促進會理事,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編委。天津中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辨證論治體系與思維研究、中醫經方的臨床應用研究,中醫內科病證臨床研究,指導研究生30余名。 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課題10余項,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腸源性內毒素血癥與陽明病熱證實證轉化規律的研究”,天津市教委課題“四逆散對肝膽系統損害的保護作用及機理研究”等。 編寫論著20余部,其中,主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院校創新教材2部,如《傷寒論思維與辨析》、《外感病誤治分析》等;主編論著5部,如《傷寒論臨床教程》、《成無己醫學全書》、《本草綱目大辭典》、《傷寒溫病誤案解析》、《金匱要略誤案解析》等。 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如“研讀傷寒,首辨要素”、“論《傷寒論》的恒動觀”、“明確《傷寒論》原文級別的意義”、“論陽明病熱證與實證之兼夾與轉化”、“略論《傷寒論》中"傷寒"的多層涵義”、“《傷寒論》平衡用藥觀解析”等。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