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院
婦幼保健院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基層、面向群體的婦幼衛生方針為全區范圍內實施及《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提供技術服務、監督與指導。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院始終以鮮明的保健特色服務于社會1994—1997年間先后指導全區4所產科醫院創建了愛嬰醫院,保證院內的母乳喂養率達到100%,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全區的產科醫院開展了出生缺陷監測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對新生兒疾病篩查中發現的疾病患兒,婦幼保健院全部給予了追蹤管理治療有效地提高了門頭溝區的出生人口質量。 1997 年以來婦幼保健院對全區4所產科醫院,進行了助產技術的管理與業務培訓,指導他們業務通過了北京市衛生局助產單位評估驗收進一步規范了全區的產科工作,保障了母嬰的生命安全。1999年制定了門頭溝區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辦法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辦法,通過在全區26家醫療機構的實施,大大提高了門頭溝區的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率,有效地降低了孕產婦、圍產兒死亡率。 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院,建筑面積2513平方米全院設置床位30張。設有行政科室、保健部護理部、醫務科、門診部信息科、總務科器械科、病案室、圖書室共13個職能科室設有臨床一級科室4個即:婦科、產科、兒科預防保健科。設有保健一級科室5個即: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生殖保健科、健康教育科、信息資料科設有醫技科室6個即: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功能檢查科、營養科、消毒供應科擁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功能麻醉機、美國GEB超機血細胞分析儀、尿分析儀、輸液泵等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22臺。 全院現有職工71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5名,群體保健人員12名,衛生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9名中級職稱12名。承擔全區的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生殖保健、計劃生育手術質量的管理與業務技術指導工作。 目前婦幼保健院開展了44個項目的保健醫療服務工作,1999年在婦保門診中查出了3例癌癥患者,2000年查出了1例乳腺癌患者2002年查出了1例乳腺癌患者,B超室在每年6000余人次的服務對象中篩出胎兒畸形10余例,對致死性胎兒畸形的孕婦及時給予治療性引產減少了家庭與社會的負擔,保證了門頭溝區的出生人員素質,婦產科成功開展了4KG子宮肌瘤切除術9KG卵巢囊腫切除術、子宮內膜癌子宮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婦幼保健院1997年1998年、1999年獲門頭溝區精神文明單位,1999年被評為市級“社會用字規范化單位”獲門頭溝區2000-2001年度兩個文明建設百顆星先進集體稱號,門頭溝區的各項婦幼保健工作受到了市區領導及百姓的好評。
預約掛號
-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二級甲等
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是一所向社會開放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83年12月建院,2003年4月10日劃歸清華大學,由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左煥琮教授擔任院長。醫院掛牌“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具有高級干部醫療保健資質;被評為“愛嬰醫院”,婦產科獲得三級助產機構資質;加入北京市社區服務熱線呼叫系統(96156);已申報并通過“北京市工傷定點醫院”的資質初審。 醫院占地面積32580平方米,建筑面積52000平方米,近期將投資新建建筑面積19659平方米的醫療綜合樓。醫院現開放病床數331張。擁有西門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統、西門子16層螺旋CT、飛利浦血管造影系統等國內外先進的醫療儀器。醫院在職職工697人(含事業編制417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12人(含高級職稱83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5人;有9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醫院主要打造重點學科:神經中心,由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國內創始人左煥琮教授掛帥,匯集一批高學歷、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是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及博士學位授予點,也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腦科學與神經疾病研究所的臨床治療中心。神經中心病床數150張,規模居北京地區第3位,自2005年3月至今,完成手術10107例,2010年完成手術2613臺,病人來源覆蓋了除臺灣、澳門及西藏以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另有部分蒙古及其他海外患者慕名前來就醫。 神經中心下設功能及微創神經外科、脊髓神經外科、腦癱及周圍神經外科、癲癇研究中心等多個臨床專業組,開展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脊髓疾病、癲癇、腦腫瘤、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腦癱后遺癥等疑難疾病診療。在國內率先采用軟性內鏡治療腦室腦池疾病,多項內鏡下手術填補國內空白,如內鏡下導水管成形或支架植入術、內鏡下后顱窩囊腫造瘺術、內鏡下經導水管第四腦室內囊蟲取出術、第四腦室出口堵塞造瘺術等;在國內首家開展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顯微手術治療脊髓拴系綜合征例數最多、療效較好;對腦癱、癲癇病人進行全面系統的診斷和治療;精神衛生科開設臨床心理門診和開放式心理康復病房;疼痛科對皰疹后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多種急慢性和高難度頑固性疼痛的治療效果顯著。婦產中心在北京市西部地區處于優勢地位,開設普需和特需專家門診及VIP病房,滿足不同醫療需求者,采取醫療與保健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提供系統的孕前、孕期、產后一條龍服務。 近年來,醫院重視對臨床醫務人員科研能力的培養,加大對臨床科研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醫院的整體科研水平。自2004年起,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6個,北京市自然基金項目1人,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項目9個,與加拿大、日本、香港等開展多個橫向合作研究課題,并得到科技部、清華大學醫學院的科研扶持。近期醫院與國內外一流學術機構建立了更多的臨床與科研方面的合作關系:與日本腦神經外科學會、北海道大學及多家機構等合作組建腦血管病研究協作組和放射治療中心;與加拿大麥吉爾(MaGill)大學和日本靜岡癲癇神經中心合作,培養我院青年醫師和促進神經外科專業的發展。 今后醫院將繼續突出神經科學、婦產科學的專業特色,提高和強化國內外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并在此基礎上扶持腫瘤消融、口腔科、手外科等優勢專科特色,同時兼顧內科、外科等其他綜合科室發展。積極打造清華大學玉泉醫院品牌,發展成為具有清華特色,集教學、科研和臨床醫療于一體的“大專科、小綜合”型的現代化教學科研醫院,成為清華醫學發展的臨床基地。
預約掛號
-
北京回龍觀醫院三級甲等
北京回龍觀醫院是北京市最大的公立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編制床位1369張,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現有職工1200余人。醫院是首批獲得國家精神病臨床重點專科的單位,北京市“揚帆”計劃重點專科(精神康復),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掛靠單位。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院、中法友好合作醫院、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臨床心理學教學醫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預防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首批國家級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北京市健康促進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醫院設有普通精神科、臨床心理科、精神病康復科、老年精神病科、心身醫學科、精神病中西醫結合科、社會工作科、司法精神病鑒定科、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等15個專業科室。醫院承擔著北京市乃至全國疑難及急重精神疾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健康促進工作,逐步形成了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酒依賴、睡眠障礙、性心理、精神康復、老年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心理咨詢與評估、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精神醫學研究、藝術行為治療、中西醫結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等10余個具有優勢和特色的診療項目及科室。 醫院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實力雄厚、老中青相結合的專業技術隊伍,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863和973、科技部支撐計劃、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項目、NIMH基金、STANLEY基金等科研項目72項,研究經費超過2500萬元。獲局市級以上科研成果和獎勵51項。由我院獨創的心理CT遠程網絡診斷系統獲得兩項國家專利。近5年共發表SCI論文131篇,總影響因子達到495,2014年在國內核心期刊共發表論文52篇。中國音樂治療學會、中國睡眠研究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生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委員會掛靠在我院。2014年醫院成立“學科建設與發展顧問委員會”,神經精神藥理、神經生化與分子生物等十三個學組正式成立,Eric Caine(美國羅切斯特大學)、Kosten TR(美國貝勒醫學院)、于欣、馬辛等國內外精神衛生及相關專業領域的知名專家成為“北京回龍觀醫院學科建設與醫院發展顧問委員會”委員。2015年“海外華人精神醫學聯盟”在醫院成立,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霍普金斯大學、范德堡大學、弗吉尼亞大學、波士頓大學、匹茲堡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以及中國香港大學、澳門大學和臺灣成功大學等多所海內外研究和醫療機構的近三十位知名專家、學者加入該聯盟,在此平臺上合作開展科學研究、項目申請、人才培養。 醫院承擔著為社會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功能。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800-810-1117,每天24小時全天候為百姓提供服務,目前已接聽來電21萬人次,處理了7000多次高風險來電。醫院心理危機救援隊伍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內蒙烏海礦難、海地維和遇難家屬心理危機干預、馬航失聯后乘客家屬心理援助等國家特大自然災害和事件中發揮重大作用。 多年來,醫院與教育系統、公安系統、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開展合作,先后建立“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指導中心”、“中國政法大學法學與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同時還建立了“監獄警察心理健康促進基地”、“服刑人員心理健康重塑基地”和“農民工心理健康學校”,逐漸形成了醫校、醫警、醫檢、社區、院際間以及農民工學校等各種合作模式,為促進百姓心理健康、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北京回龍觀醫院職工始終秉承著愛、獻、嚴、勤的醫院精神,在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和構建和諧醫院兩個著力點上,不斷完善醫院制度建設與質量管理、優勢學科與特色學科發展、醫院文化建設三大體系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臨床疑難急癥患者治療、精神殘疾職業康復、精神醫學基礎研究與心理咨詢、治療培訓等四大特色,用誠信、仁愛、求實、創新的核心價值觀為創建一所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而不懈努力!為人民的精神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北京市西城區婦幼保健院二級甲等
西城區婦幼保健院成立于1974年,是北京市內建院最早的婦幼保健院。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愛嬰醫院”,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醫院開放病床200張。設臨床科室22個,輔助科室12個。擁有5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9臺,1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6臺件,儀器設備總值達1922萬元,固定資產總值達2561萬元。 <br> <br> 現有彩超、宮腔鏡、陰道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鉬鈀乳腺X光機、紅外線乳腺檢查儀、微量元素檢查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全院現有職工303人,衛生技術人員277人,形成了以婦女保健中心、兒童保健中心、圍產保健中心為一體的婦幼保健管理網絡。2007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榮譽稱號。2005-2010年連續6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 <br> <br> 服務功能 <br> 堅持基本醫療服務, 按比例開展特需, 實現多層次服務。 臨床科室設有產科、婦科、計劃生育科、兒科、乳腺科、婚檢科、體檢中心、優生遺傳咨詢、不孕不育專科、口腔科等。 <br> <br> 服務特色 <br> 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無痛上環取環、不育癥、青春期保健、更老年期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乳房保健、兒童五官保健、兒童心理、兒童營養、體弱兒管理、兒童智力測查、兒童口腔保健、兒童早期教育、內分泌實驗室、遺傳實驗室、產前篩查實驗室、新生兒疾病篩查、婚前優生咨詢、婚前學校、孕婦學校、少女課堂、漂亮媽媽健康沙龍培訓基地。社區衛生包括:全科、口腔科、老年綜合病房、社區衛生服務站等。 <br> <br> 體現人性化服務理念 <br> 產房實施產時新模式,使每一位孕產婦都能夠得到生理、心理、環境的全方位的支持與幫助,從而減少了剖腹產和難產的發生,亦在產婦臨產的關鍵時刻將給予了特別的關愛,使孕婦收益良多,順利完成分娩過程,愉快的度過她人生重要階段。 <br> 產科分隔為小單元、并設“一對一”分娩全程陪產服務、心理醫生指導,丈夫同時進產房陪產,無痛分娩,康樂待產,導樂陪產,母嬰同室。病房設電話、電視、衛生間24小時熱水,懸掛裝飾畫,為病人營造方便、舒適、優美的家化式休養環境,病房大廳制作精美大型宣傳畫題目:擁抱親愛的媽媽,品嘗甘甜的乳汁。 <br> 建立計算機管理系統, 門診、病房管理構成局域網絡,預留Internet接口。 <br> 兒童保健上升為高一層服務,從普通保健上升為兒童五官保健和智力開發 。 <br> 門診大廳、各病區明碼標價, 為病人提供導醫指南及價格查詢,提高工作效率,每層病區設有活動區, 便于病人溝通、交流、會客、休閑,建立閉路電視宣傳系統, 健康教育到床頭,設置舒適、安靜的環境。各科室專為病人設立圖書架方便拿取,婦產科、婚檢科還設立了避孕藥具角,方便咨詢者知情選擇,還制作了知情選擇宣傳板并提供有關宣傳資料及節育知識咨詢,由病人選擇節育手術時間,為病人提供最大的方便,為了方便使用者,還設置了避孕套自動銷售機。 <br> <br> 醫院擁有現代化的醫療儀器 <br>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18項計數儀、全自動血球7 項計數儀、全自動尿10項分析儀、X光診斷儀、彩色超聲診斷儀、心電圖診斷儀、經顱多普勒診斷儀、腦電地形圖儀、一帶八遙測心電監護儀、宮腔鏡、陰道鏡、TCT陰道細胞超薄診斷儀、多功能麻醉機、胎心監護儀、多普勒胎心儀、圍產保健儀、電腦紅外線乳腺診斷儀、精子自動分析儀、染色體自動分析儀、骨密度檢測儀、電測聽儀、兒童智商測試儀、攝影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經皮黃疸檢測儀等先進的診斷設備。激光刀、光療儀、新生兒高壓氧艙、新生兒暖箱新生兒藍光暖箱、乳腺治療儀、麻醉機、新生兒紅外線搶救臺、傷口速愈機、盆腔炎治療儀、口腔綜合治療臺等先進的治療設備,大大提高了臨床各科室的技術優勢。
預約掛號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清華大學附屬教學醫院,由清華大學與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建設過程中,得到了臺塑關系企業和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無償捐建無私、支援。醫院座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地區,占地面積94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2.5萬平方米,總規劃床位1500床。一期開設1000張床位,于2014年11月28日開業,2015年11月正式為醫保患者服務,醫保號為21110130。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于一體的大學附屬醫院,醫療科室設置齊全,包括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眼科、口腔科、檢驗、病理、影像等40余個臨床和醫技科室。開業初期,醫院將優先發展具有國際前沿水準的肝膽中心、神經中心、消化中心、腫瘤中心,心臟內科、婦產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等專科,藉此帶動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的快速提升。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匯聚了一批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專家。世界知名的肝膽外科專家董家鴻教授、美國梅奧診所心臟中心主任、心臟內科專家沈文光教授,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神經內科專家Robert Edward Hogan教授,美國西雅圖Providence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專家王勁教授、消化內科專家姜泊教授,神經內科專家武劍教授,整形外科專家張家寧教授,婦產科專家廖秦平教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葉京英教授,急重癥專家王仲教授、陳旭巖教授,心臟內科專家張萍教授,醫學影像專家鄭卓肇教授,口腔科專家徐軍教授,神經外科專家王貴懷教授,內分泌科專家肖建中教授,泌尿外科專家李建興主任等,構成了一支引領醫院發展的高水平專家團隊。 醫院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除了3.0T磁共振檢查儀、低劑量128層寶石CT、3D彩超、遙控膠囊內鏡、雙平板DSA、高能直線加速器等高端檢查治療設備以外,還配有國內首臺雙熒光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心電一體化監護儀、手術導航系統、O型臂X光機、3D腹腔鏡手術系統、術中腔鏡彩超等設備。 醫院踐行“三精醫療”服務理念,即針對每一個病患正確選擇和精確應用適宜治療方法,打造“精準醫療”;通過合理資源調配、全流程的成本調控,獲得效益/耗費比率最大化,創建高效的“精益醫療”,減少患者的花銷和醫療耗材;以舒適、溫馨的人文化醫療服務,營造有溫度的醫院,謂之“精誠醫療”。在2015年北京市市屬醫院的績效考核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獲評患者滿意度第一。
預約掛號
-
武警總醫院三級甲等
武警總醫院為近年來新崛起的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設置專業科室71個,配有各類設備總價值逾6億元,擁有各類專家200多名。醫院先后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警部隊醫師進修學院"、"國際救援醫療隊",并為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等教學醫院,承擔了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帶教任務。2003年組建了中國國際救援醫療隊,先后圓滿完成了赴阿爾及利亞、伊朗和印尼醫療救援任務、巴基斯坦地震救援、四川汶川地震。2004年被首批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2005年與中國紅十字總會聯合開展了"扶貧救心"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優勢學科群:現有醫學研究所6個(肝移植研究所、眼眶病研究所、心臟病研究所、納米醫學研究所、肛腸病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專科中心6個(腫瘤放療中心、心內介入中心、口腔中心、骨科中心、優生優育中心、淚器病中心)、學科聯合體7個(移植外科、頭頸外科、心血管病、腫瘤、骨科、神經科和糖尿病)、專病科室3個(老年病、神經干細胞移植、生物治療),并設立了體檢中心、急救中心和鼾癥、近視眼、乳腺、脊髓空洞癥、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減肥等12個專病門診,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的良性發展格局。 目前,武警總醫院正按照"固強、補弱、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強人才建設和學科建設,努力實現醫院新的跨越,不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武警總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竭誠為社會各界患者服務!
預約掛號
-
北京四季青醫院二級醫院
四季青醫院是一所現代化二級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醫保定點醫院。醫院始創建于1959年,1998年根據地區居民的生活需求,四季青鎮政府再次投資8000多萬元重新興建,從一家鄉鎮衛生院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中醫為一體的二級綜合醫院,四季青醫院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不斷取得驕人的業績,不斷創造著新的輝煌。 醫院位于海淀區西四環,交通便利,緊鄰地鐵十號線,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床位250張。 多年來,醫院不斷的發展,使醫院服務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科室建設逐步規范化,成為4萬四季青農民和39萬轄區百姓的生命衛士、健康之舟。醫院現有職工718人,其中高級職稱29人,中級職稱90人,初級職稱365人,博士、碩士學位17人。設有內科、急診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康復科、中醫科、五官科、超聲科、CT、檢驗科、病理科、防保科、早教中心、體檢中心、口腔科等30余個臨床醫技科室、5個病區。醫院同時兼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下屬田村、西冉村、門頭村、雙新園、金雅園、煙樹園、曙光、常青園、西山、玉泉、世紀城、常青園北里、巨山、酈城社區1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2013年門診量830483人次,出院4477人次;2014年門診量842823人次,出院5444人次;2015年門診量839043人次,出院4420人次。 四季青醫院康復科通過多年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區域內非常具有影響力的科室,被評為海淀區重點培育學科。目前為海淀區社區康復崗位培訓實踐技能培訓基地和海淀區殘聯指定為肢體殘疾技術指導中心;北京市殘疾兒童康復定點醫療機構,承擔北京市腦癱兒童肢體殘疾的康復治療工作;黑龍江農墾學院康復科專業實習基地;承擔北京市社區康復骨干班的實踐技能培訓任務。目前康復病房收治的病種有偏癱、截癱、腦癱、骨科術后和慢性骨關節病等多病種,在海淀區的康復醫療工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北京市的康復治療工作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2014年3月,在北京兒童醫院的指導下建立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同時實現新生兒患者的雙向轉運。投入使用以來,共收治患兒1100余人,主要收治病種包括:早產兒、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肺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驚厥、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顱內出血等危重癥。參與婦產科危重癥搶救1000余例,搶救成功率100%。新生兒重癥病房的建立,方便周邊醫院新生兒的救治和轉運,受到家屬的好評和周邊醫院的認可,經過大家辛勤的努力,目前新生兒科已被評為海淀區重點培育學科。 醫院在超聲科建設上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使我院超聲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超聲科從2013年起,引進二級及三甲醫院的人才,建立了合理的專業人才梯隊。現每天檢查病人200余人次,全年檢查病人6萬多人次。2014年購買了日立圖騰一臺,國產邁瑞臺二臺,飛利浦CX50床旁全身機一臺,目前已擁有國內比較好的超聲設備。2014年超聲科安裝了叫號系統,重新裝修布置了診室,改善了患者的就醫環境。2015年成功申請為海地區超聲培訓基地。 四季青醫院發熱門診自造之后,得到上級單位專家的好評,成為海淀區傳染病門診的樣板;新開設的病理科,為臨床醫生對病人進行及時正確的治療提供幫助;放射科重新裝修改造完成,安裝DR;胃腸鏡室的建設和骨科手術室的建設,為患者診療服務提供了硬件條件;口腔科對環境進行改造,增加治療檢查設備,目前是二級醫院中比較好的口腔科之一。此外,四季青醫院對內科、外科住院病房,中醫科、婦產科、兒科、放射科、檢驗科、康復科等診室,地下會議室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環境設施改善,使用房功能、布局更適應業務發展,更貼近群眾需求。 作為地區性醫院,四季青醫院每年承擔多項政府的福利性體檢,是海淀區兩癌篩查及兩癌診斷醫院、海淀區計生委農村婦女體檢指定醫院。據統計,醫院自2013年至今兩癌篩查14022人、農村長效措施婦女體檢4506人、農民體檢22075人、無保障老年人體檢4785人、精神疾患體檢174人。體檢中心努力為地區百姓做好醫療衛生服務,配合政府高效完成了折子工程,得到社會認可,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家庭醫生式服務是北京市衛生局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普及健康知識、參與健康行動、提供健康保障、延長健康壽命”的目標,借鑒先進的家庭醫生服務理念,開展以社區衛生服務團隊為核心為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的健康責任制管理服務。目前,四季青醫院家庭醫生式服務總簽約數91515戶,150155人,簽約率56.7%,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數25741人,慢性病簽約數62460人。積極推進家庭醫生式服務,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將一鍵式家庭醫生式服務納入常態化工作。 2015年6月,四季青醫院承辦“北京市社區康復學術交流會”;7月承辦“海淀區第一屆危重癥新生兒診治交流會”;1...
預約掛號
-
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院二級甲等
昌平區中醫醫院始建于1984年,1992年12月正式建院。1995年6月被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命名為“愛嬰醫院”,同年10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2009年2月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昌平臨床教學醫院”,2012年9月順利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評審驗收,于2012年12月以租賃方式開辟醫院南院區(5000㎡),打造以健康體檢、中醫體質辨識、治未病、針灸按摩、內病外治等中醫診療技術為主的中醫綜合診療區和健康管理中心,同時建立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基地。 醫院現有職工935人,其中高級職稱90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6%,擁有固定資產1.41億元。設有臨床科室22個,病區11個,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2個,市級重點中醫2個,院級重點專科2個,中醫傳統科室4個,“薪火傳承”老中醫工作室1個,醫技科室10個,藥劑科室10個專業組,分院2個,南院院區1個。開設床位402張。日門急診人次3000余人次,年住院8733人次,年手術4700余臺,平均住院日10.4天,年業務收入5.28億元。承擔市級科研課題4項,區級科研課題12項。現已成為昌平地區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防保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醫院在取得“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稱號后,在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中醫藥人才梯隊建立、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醫護質量與安全管理、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和中醫藥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持續改進。在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不孕癥、骨傷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心血管病科的介入治療、心臟起搏器植入;腦病科的腦梗死前移治療;糖尿病科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外科的腹腔鏡、膀胱鏡微創手術;婦產科的腹腔鏡、宮腔鏡微創技術;骨傷科的手法正骨整復、關節鏡微創技術、人工關節置換;口腔科的口腔種植體植入;皮膚科的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針灸科的冬病夏治及董氏奇穴療法;推拿科的熨帖及電蠟療法等技術均處于該區領先水平。 近年來醫院投入大量教育經費送出專業技術人員進修深造,其中5人入選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125”人才。近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255篇,國家級157篇,省市級98篇,參加國家級及省市級學術交流會議83次,榮獲區級科技進步獎5項,局級科技進步獎11項。 醫院先后積極引進臨床所需設備,提高診療水平,保證業務發展所需。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醫院現擁有檢驗、超聲、放射、內窺鏡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先后引進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統、螺旋CT機、彩色超聲診斷系統、大C臂多功能心血管造影系統、小C臂系統、關節鏡、光電中央監護、腹腔鏡、電子胃鏡、電子腸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儀、乳腺機、放免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不僅為臨床診療提供了可靠的診療依據,而且也為科研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新的時代,賦予其新的使命。昌平區中醫醫院正以嶄新的姿態,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院黨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立足昌平,服務大眾,一如既往的按照“淳德精誠 承古納今”的醫院院訓以及“以人為本,精誠為醫,澤惠百姓”的醫院宗旨,全面建設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為昌平打造“京北創新中心,國際科教新城”做出努力。
預約掛號
-
北京市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二級醫院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三級甲等
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創建于1955年,原名為“中央直屬結核病研究所、中央直屬結核病醫院”。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然而,結核病卻肆虐大地。為了控制結核病疫情,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以何穆教授為首的一大批優秀的結核病領域專家,匯聚到京東大運河畔,組建了結核病研究所,高高舉起了結核病攻堅克難的大旗。幾十年過去了,裘祖源、范秉哲、田武昌、嚴碧涯等等,一代又一代的專家學者在這里潛心鉆研、深耕奉獻,為祖國的結核病和胸部疾病的診療防治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br><br> 櫛風沐雨60余載,今天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已經成為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十臨床醫學院。所院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體規劃床位數900張,目前開放床位數653張。現有職工990余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0余人,專業技術人員800余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42人。其中,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余人次,另有60余人次入選市級以上各類人才項目。設有腫瘤科、結核科、胸外科、放療科、心臟中心、醫學影像中心、病理科等臨床、醫技科室26個,基礎研究室8個。其中,耐藥結核病研究室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結核病臨床實驗室及胸外二科獲批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同時,所院還擁有“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研究培訓合作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北京肺癌診療中心”、“北京骨關節結核診療中心”等部門,是首批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專科醫療機構。<br><br> 臨床診療方面,所院設備先進、設施完善、技術力量雄厚、專家團隊人才濟濟。目前醫院門診26.5萬人次/年,住院近1.5萬人次/年,手術1800余臺/年。結核病多學科協作中心、腫瘤多學科協作中心、心臟中心、乳腺診療中心、微創診療中心等多個中心的成立,突出了專科疾病多學科綜合治療的診療理念。特別是心臟中心的建立,更加突出了心肺聯手治療疑難重癥胸科疾病的專科優勢。今天的北京胸科醫院正向著“強專科、小綜合”的方向發展。<br><br> 科研教學方面,所院近30項科研成果填補國內胸科疾病領域空白。多次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五攻關”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等研究項目。組織開展全國結核病耐藥性基線調查、全國結核病專科醫院調查,制定結核病臨床路徑等技術指南;牽頭承擔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結核病項目“結核病傳染源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自1978年以來,先后獲得國家級、部級、市級及局級成果184項,培養碩、博士研究生300余名。目前,醫院設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4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9個。為全國培養結核病、胸部腫瘤領域專業骨干3萬余人次。<br><br> 疾病防治及公共衛生服務方面,作為國家衛健委結核病防治技術依托單位,多年來始終為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服務。尤其是在規范診療、質量控制、新技術評估與推廣、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國家隊作用。近年來,先后牽頭成立了全國結核病醫院聯盟、全國結核病臨床試驗合作中心(CTCTC)以及北京結核病診療技術創新聯盟(IATB)等,致力于提高全國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我國結核病診療事業的發展。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互聯網醫院平臺以及互聯網醫院集團和醫生集團、臨床科研數據平臺和標準化數據庫、結核病影像數據庫等,在全國特別是中西部開展網上診療、遠程醫療、網上教育培訓等,為國家結核病防治工作構建了一張合作網。牽頭開展了北京市肺癌篩查工作,為全市肺癌防治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此外,在應對國家公共衛生事件,如非典、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任務中,在參與支援新疆、西藏、內蒙衛生事業建設中,所院都勇擔重任,沖鋒在前。所院為北京市以及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和胸部腫瘤防治工作都做出了重要貢獻。<br><br> 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所院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首都文明單位標兵”、“最受歡迎專科醫院”、“北京最受歡迎三甲醫院”等榮譽稱號。結核病學科連續三年榮登“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榜首。<br><br> 多年來,所院始終倡導“家園文化”理念,大力弘揚“盛德敬業、 精誠濟世”的院訓精神。始終堅持與患者感同身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努力做到讓患者滿意,職工幸福,黨和政府放心。未來,所院上下將繼續團結一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向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現代化胸科醫院的戰略目標拼搏奮進,為首都以及全國的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