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醫院二級甲等
新洲區中醫院建立于1986年,現有在職職工260人,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放病床150張,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門急診病人10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000人次。是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湖北省示范中醫院。新洲區中醫醫、教、研指導中心和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區龍頭單位。擔負著全區人民的中醫預防、醫療、保健、康復任務。 <br> <br> 新洲區中醫院科室齊全,設備先進,功能完善。設有24個臨床科室,其中:中風專科、皮膚科、肝腎專科、國家級重點專科針灸理療科、肛腸科為重點專科。擁有美國原裝進口彩色B超機、意大利原裝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口胃鏡、日本日立850毫安胃腸機、日本東芝CT、麻醉機、中藥制劑流水線等大型設備110多臺(套)。全院安裝了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醫院辦公自動化。 <br> <br> 新洲區中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專業技術人員中有高級職稱23人,中級職稱93人。湖北省知名中醫1人,武漢市知名中醫1人。 <br> <br> 新洲區中醫院堅持走科技興院之路。成立了6個科研工作小組,“三白飲治療面部痤瘡的臨床實驗研究”等3項科研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并分獲武漢市科技發明、進步三等獎。“中風1號治療氣滯血瘀型中風的臨床實驗研究”和“追活丸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實驗研究”兩項成果獲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腎病、中風病、皮膚病、肛腸疾病方面療效顯著,居本地區領先地位。成功地開展了外科、婦產科、五官科各種大中型手術。 <br> <br> 新洲區中醫院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德治院”的辦院思想,狠抓三個文明建設,曾多次獲湖北省衛生廳創建文明中醫醫院先進單位、武漢市衛生局目標管理先進集體稱號;連續4屆被新洲區委、區政府評為區級最佳文明單位;是武漢市物價信得過單位、安全文明小區、計劃生育先進集體。
預約掛號
-
長江航運總醫院三級乙等
長江航運總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疫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醫院,湖北省認定的第一所腦科醫院,武漢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交通事故救治指定醫院,武漢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定點醫療機構,水上110聯動急救定點醫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 開放病床802張,設有57個臨床科室,42個專業,14個醫技科室,49個專家門診,在職職工800余人(含一個疾控中心),具有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300余人。腦科醫院常年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外科及神經介入、放射共十二名專家為醫院客座專家,并有腦外科專家常駐醫院開展專家門診及各種神經外科手術,神經內科專家每月定期來醫院座診、會診。腦科醫院已成功開展各種顱內,腦室內、脊髓內腫瘤、腦干腫瘤、多發性腦血管瘤及腦血管畸形、癲癇病、各種腦外傷、腦出血的顯微鏡神經外科手術,手術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北京天壇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現代化、以神經學科為重點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醫院,是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臨床、科研、教學基地和WHO在中國的神經科學培訓中心;其時間內科率先在國內成立了腦血管病血管內治療中心,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神經病學科中心;成立的多學科、系統的急性腦血管病搶救綠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科學成果。其介入中心為全國最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權威。 長江航運總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擁有1.5T核磁共振、介入數字血管造影機、螺旋CT和全身CT、電子手術顯微鏡、高壓氧艙、腹腔鏡、彩超及B超系列、心功能檢查及運動心電圖系統、經顱多普勒、新型碎石機、各種內窺鏡等一系列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已成功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PTCA及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心臟永久起搏器安裝術,全髖置換術、肝葉切除術、斷肢再植術、體外震波碎石術、前列腺電切術及同位素放射治療、腫瘤介入及熱療、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等醫療技術。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腦血管病血管支架置入手術,神經康復范圍廣,經驗豐富。其中駢骶體透明膈等部位的手術填補了湖北地區的空白;開展了涉及腦干、三腦室、高頸段脊髓等顱內、髓內各類腫瘤近30個病種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多數達國內先進水平,開展的"卒中單元"以早期溶栓、介入、康復等治療技術于一體,明顯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 長江航運總醫院堅持"病人至一、服務第一"的宗旨,信守"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群眾滿意"的服務理念,遵循"厚德博愛誠信進取"的院訓,全方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第八醫院二級甲等
武漢市第八醫院暨武漢市肛腸醫院,地處鬧市中心的漢口中山大道1307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并被湖北省衛生廳授予“愛嬰醫院”,是武漢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二00二年中西醫結合肛腸專科被評為武漢市重點專(學)科。<br> 武漢市第八醫院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170平方米,現有病床300張,在崗職工44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81人,高級職稱30人, 中級職稱121人。醫院年門診量21萬,住院病人7560人,年收入超過3000多萬。<br> 武漢市第八醫院專科設置齊全,有內、外、婦、產、√L、中醫、中西醫結合肛腸痔瘺、五官等十幾個臨床科室, 有中、西藥劑、檢驗、超聲波、內窺鏡、心電圖、放射等十三個醫技科室,還有細胞遺傳、血液腫瘤、放射免疫、微循環、肛腸病防治等研究室,門診還設有心血管、呼吸、消化、 腎病、骨傷、皮膚性病、不孕癥、轉產期保健、口腔矯形、中醫美容、矯形美容、減肥、微循環、疼痛、中風預測等二十多個專科專病門診。<br> 武漢市第八醫院擁有一批先進的診療設備。如美國Pickerl200全身CT、800mAX光機、美國全自動彩色超聲診斷儀(超九)進口B超、進口麻醉機、長程心電圖機(Holter),全自動血氧飽和度監測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四聯搖控心臟監護儀,電子結腸鏡、各種進口內窺鏡和電視顯像系統(包括胃鏡、結腸鏡、膽道鏡、膀胱鏡、官腔鏡等)。<br> 武漢市第八醫院中西醫結合肛腸專科是武漢市重點專(學)科之一,也是武漢市唯一的肛腸專科醫院,在省內外享有一定的盛譽。 醫療服務立足武漢,面向全省, 幅射全國乃至港、澳、臺地區。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肛腸痔瘺疾病,腸瘺,肛周膿腫,直腸脫垂,肛門狹窄,肛門失禁,大腸息肉,直腸腫瘤,各種結腸炎等,為省內外以及海外共五十多萬患者解除了病痛,取得了顯著療效,深得病人信任。一九九九年,該院為充分發揮肛腸專科在省內、外的名牌效應,加大對肛腸科的硬件投入,新建了一棟3765平方米的肛腸痔瘺綜合大樓。該大樓設有住院部(分三個病區,共有床位132張)、門診部、治療中心、肛腸病研究室、學術報告廳等可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專科診療設備,如電子結腸鏡,全自動洗腸機等,而且在治療肛腸疾病方面有重大突破,開展PPH手術、環狀混合痔一次性手術、復雜肛瘺皮橋曠置根治術、肛管復雜性損傷重建術等新技術,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肛腸專科醫療工作量、就醫環境、技術水平在全國也處于前列。特別是肛腸痔瘺大樓投入使用以來,肛腸痔瘺專科年門診量達1500人次以上,年住院量2300多人次,手術量2100多人次,年收入1000多萬元。<br> 武漢市第八醫院在全國和省、市各級期刊雜志上共發表論文131篇,參加學術交流論文223篇,有9篇參加了國際性學術會議交流,提高了醫院的學術水平,促進了業務技術水平的提高。 醫院連續4次被湖北省衛生廳評為“文明醫院”,在白求恩新風杯競賽活動中,連續三屆獲得“十佳文明醫院'奪得白求恩新風杯,并多次被省、市衛生系統評為先進單位。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第十四醫院二級甲等
武漢市第十四醫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自1957年建院至今,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成為江夏區目前規模最大、醫療技術水平最高、設備最先進的醫療急救中心,是省內首批被國家衛生部評定的二級甲等醫院。武漢市第十四醫院占地60畝,固定資產3600多萬元。匯集了533名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其中正副高級職稱人員72人,中級職稱251人,設有3大病區,43個臨床醫技科室,開設病床380張。擁有美國GE CT/e型螺旋CT、美國惠普彩色B超,美國貝克曼CX7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島津1250型500MAX光機、日本歐林巴斯EVIS200彩色電子胃鏡等60多臺套總價值1000多萬元的大型醫療儀器設備。武漢市第十四醫院本著全面發展,普遍提高的原則,形成了以骨科、心內科、消化內科為重點的特色專科,同時設有內、外、婦、兒、中醫專家門診,第二和第三門診部,能對內、外、婦、兒各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進行有效治療,可以開展二甲醫院所要求的各種手術。同時,積極推廣和應用醫療新技術,在開展股骨頭置換、脊髓腔探查、肺葉切除、食道、胰頭、直腸癌根治術以及神經內科血液內激光療法等方面成果顯著。醫院新建了住院部綜合大樓,樓內每間病房均按賓館標準裝修,花崗巖地磚、獨立衛生間、陽臺、方便病人需求。空調、沙發、電視、電話、床頭呼叫器、壁柜等設施一應俱全,讓病人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享受賓館式服務。新大樓各科均設有ICU等監護單元,成立了“院急救小分隊”,配有急救車輛和全套急救設備,擁有一支質量較高的急診醫療專業隊伍。武漢市第十四醫院2003年全年業務收入3520萬元,門診治療60843人次,入院病人7786人次,出院病人7793人次,平均住院日6.9天,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5%。醫院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黨員總數168人;醫院團委下設6個團支部,團員218人:工會委員會下設43個工會小組,會員總數720人。多年來,院黨委帶領全院廣大干部職工堅持服務病友、文明誠信,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九九四年被省統計局、省經濟評價中心聯合授予“湖北省百強醫院”、一九九六年被省衛生廳評審委員會授予“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后又通過評審成為國家二級檔案達標合格單位。1999年、2002年被江夏區委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單位;2003年醫院被中共江夏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和“先進單位”稱號。醫院黨委、工會、門診團支部先后獲得“十佳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工會”、“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在抗非戰役中,我院被授予省級防非先進集體和市級防非立功單位。2004年5月,醫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被區衛生局授予“紅旗單位”,并申報區級“十佳先進基層黨組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多年來,共獲得上級有關部門頒發的近60項榮譽獎。醫院將一如既往奉行“依法治院,以德治院”的方針,堅持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技術,嶄新的工作風貌服務于江夏人民的方針,以一流的醫療環境,優質的服務態度,熱忱歡迎廣大患者來院就診并祝大家早日康復。
預約掛號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三級甲等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立于1999年 11月11日,是一家三級甲等心臟病專科醫院,醫院聚集了國內優秀的心血管疾病診療專家,能夠成熟實施各類心臟內、外科手術。 醫院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750張,累計接診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心臟病患者543萬余人次,完成各類心臟手術41.7萬余例,外科年手術量連續18年位居全國前三位。 國家胸痛中心認證中心暨示范中心,中國房顫中心,中國心衰中心、高血壓達標中心、心臟康復中心等,多個國家級中心落戶亞心;走出湖北,走進新疆、廣東、安徽、香港、日本,亞心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共建“1+X”模式新格局,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的廣泛輻射。 建院至今,亞心一直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興”,專注心臟治療領域,推動湖北乃至華中地區心臟治療多項技術發展,亞心品牌也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心臟治療領域的一張名片。
預約掛號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三級甲等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建于1956年,坐落在武昌東湖之濱,毗鄰武漢中央文化區楚河漢街。醫院編制床位3300張,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社區服務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堅持黨建引領,注重科技創新和轉化。醫院的綜合實力位列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百強,科研學術影響力躍居全國30位,王行環教授團隊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際最新Nature指數躋身全國醫療機構前十,入選全國進步最快醫院榜單。醫院連續3年位居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前100名,2016年成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牽頭單位,依托中南醫院建設了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武漢大學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 醫院為中國醫學科學院武漢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研究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 醫院承擔著武漢大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專業本科生、“5+3”一體化、八年制(含中法班)學生以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和20多個國家留學生的臨床課程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同時承擔博、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任務。與法國洛林大學合作創辦“中法醫學實驗班”17年、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合作“臨床醫學教學改革試點班”8年。獲批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首批國家級住院醫師培訓基地,首批“全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湖北省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有效期八年(最高等級)。 在湖北省率先推出預約診療,實現掃碼支付,將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貫通就醫全過程,為就診患者帶來了便捷高效的線上全流程就醫服務體驗。 醫院積極響應醫改政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60家基層醫院建立緊密型醫療聯合體,與河南、新疆等地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將影像、檢驗、病理平臺建設深入社區。 醫院推行“以患者為中心 以奮斗者為本”的理念,把“及時去治療 常常去幫助 總是去安慰”的人文醫學理念貫穿于日常醫療活動中,注重培育醫務工作者關愛病人、熱愛醫學、獻身醫學的人文精神,承載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不斷提升“就醫體驗和執業體驗”。醫院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良好文化熏陶,為醫護人員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土壤”,涌現出了以“人民醫學家”桂希恩教授、“國之大醫”葉啟發、“國之名醫”周云峰教授、“國之名醫”王行環教授為代表的“德藝雙馨”的醫學大家。 在新冠肺炎抗疫工作當中,醫院勇于擔當,采取1+3模式,先后接管了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最高峰時統籌安排了4個醫療點近5400張床位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數最多的醫院。率先出版了防疫指南,為國家和國際防疫做出了貢獻,獲得了中國科協頒發的全國創新爭先獎。 醫院先后被國家衛計委授予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佳醫院、愛嬰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城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先進集體、武漢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是湖北省文明單位、為湖北省醫保異地就醫轉診定點醫療機構、武漢市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定點醫院、AAA級新農合省級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及港澳臺地區醫學院或醫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法國南錫大學、洛林大學、里爾大學、里昂大學、圖盧茲第三大學等學術交流頻繁。自2001年起,學院與法國南錫大學、法國洛林大學先后開展合作培養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八年制學生項目,中法班至今共招收學生400余名。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正向國際一流綜合性研究型教學醫院目標穩步邁進!
預約掛號
-
武漢161醫院三級甲等
161醫院(解放軍161醫院)是一所具有六十年光榮歷史,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第一、三軍醫大學、北京軍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9所院校的教學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評為國際愛嬰醫院,被評為全軍"白求恩杯"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是武漢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161醫院展開床位700張,設有28個臨床和醫技科室,開展39個醫療技術專業。近5年來,獲國家、軍隊、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6項,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969篇,編寫出版醫學著作25部。現有螺旋CT、核磁共振、高檔彩色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數字減影等先進醫療儀器設備1000多臺件,總價值近億元。住院部大樓安裝了中央空調、中心供氧和負壓吸引等設施,醫療環境優雅舒適。 161醫院技術門類齊全,大部分學科已經形成技術優勢。血液凈化中心在華中地區成立最早、規模最大,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腫瘤治療中心在肺癌、肝癌、鼻咽癌、骨腫瘤、婦科腫瘤等腫瘤治療方面,已形成綜合配套診療體系。急診創傷中心具有24小時救治大批量傷病員的能力,是武漢地區醫療急救中心之一。開展的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人工關節置換、腎移植、巨大腦瘤切除、肝葉切除、腹腔鏡膽囊切除、燒傷整形、超聲乳化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人工聽骨移植成形、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等技術,在省、市居先進水平。放射、檢驗、特診、病理等專業都有較高的診斷和檢測水平。 161醫院堅持以傷病員為中心,努力改進醫療作風,深入開展優質服務,實行全天醫療制度,做到節假日不停診。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三級甲等
(武漢市心理醫院)是湖北省最大的一所“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擔負著武漢市及省內外其他地區和的健教、防治、康復、教學、科研和培訓等任務。中心同時掛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武漢市藥物依賴治療(戒毒)中心等。中心建于1956年10月,核定床位950張,設置院區兩個(六角亭院區和工農兵院區),其中六角亭院區以重性精神病為主,并積極開展精神病人院內康復及貧困患者救助工作;工農兵院區于2013年8月啟用,以輕型及亞專科為主,積極探索開展邊緣學科病種收治工作。中心精神科年門診量近20萬人次,年收治病人8000余人次,精神科床位使用率120%左右。中心現有職工700余人,專業技術人員占80%以上,其中高級職稱近百人;博士、碩士80余人;華中科技大學碩導4人;享受省市突出貢獻專家、市管優秀專家、市重點學科帶頭人等近20人。作為湖北省精神衛生事業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心積極履行社會公共衛生服務職責。2006年中先在中西部地區啟動社區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目前“精防”工作已在武漢地區全面覆蓋,近三年武漢市正創建全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城市。2013年5月國家精神衛生法正式頒布實施,中心積極開展相關宣教工作,并深入貫徹精神衛生法相關政策精神。同時中心穩步實施心理衛生促進工作,在抗擊典、“5.12汶川地震”、“6.1監利沉船”等重大事件心理救援中,及時開展相應的危機干預援助行動,并開通武漢市紅十字“心心語”心理服務熱線,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等工作。2012年10月,中心被衛生部、教育部確定為“心理治療師培訓基地”,全面負責西北、華中、西南和華南地區的心理咨詢師培訓。2013年,中心又加強與市內兄弟單位的技術協作,牽頭成立武漢市精神衛生區域醫療聯合體,為偏遠市郊的患者搭建良好的就醫平臺。此外,中心自2003年以來克服重重壓力,收治流浪乞討精神病人千余名,免費為貧困患者提供各項醫療救助,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隨著中心的不斷發展和設施的日趨完善,除傳統精神科之外,中心還設置心理、成癮、兒少、老年、早期、康復等多個專科;開展康復訓練;開設障礙、婚戀生育、抑郁焦慮、兒童青少年、老年、成癮等特色專病門診,其診治范圍已遍及精神衛生的各個領域。近年來,中心重點專科建設突顯成效,2013年精神科被評為省級重點專科,中醫科被評為武漢市十二五中醫重點(癲病)專科,2015年“精神衛生——公共衛生”被評為武漢市重點專科。中心近年發表SCI論文10余篇,主編或參編著作20余部,參與科技部863計劃、“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50余項(科研資金資助達400余萬元),承擔多所大專院校的中英文教學,與多個國家或地區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并獲批國家精神科藥物臨床試驗基地,承擔精神和戒毒專業的藥物臨床試驗工作。中心現正逐漸成為湖北省精神衛生(心理衛生)工作的重要基地!
預約掛號